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吴国最强阵容搭配推荐围棋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和详细的回答,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思考。
关于围棋我们了解的并不少,但是最早关于围棋的事情,你又知不知道呢?下面我为你带来历史上的围棋之最,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上的围棋之最
最早的关于围棋的文献记载:《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卫国大夫大叙文子在论述卫国政局时所说:?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最早、可信的围棋记事。
最早的围棋起源传说记载:战国时期的《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最早的职业棋手:《孟子。告子》中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的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以课业授徒为生,名声显赫。
最早的关于帝王下围棋的记载:西汉《西京杂记》记载汉高帝刘邦(前206-前195年在位)?戚夫人侍高帝,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
最早的围棋官员:西周时宫廷中就有专门负责教习、供奉君王下围棋的官员,最早的明确记载出自西汉的《汉书。吾丘寿王传》。
最早的围棋书籍:东汉和帝永元4年《弈旨》。作者班固(32-92)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最早的棋谱:三国时期吴国孙策(175-200)与大司马吕范( -228)的对局。见宋《忘忧清乐集》?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
最早的明文记载的品定棋力的活动:南北朝时期《南史。萧惠基传》:?永明(483-493)中,敕抗(国手王抗)品棋,竟陵王子良使惠基掌其事。?
最早的国际比赛:《旧唐书。宣宗纪》记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三月,日本国王子高岳亲王(平城天皇之子)来访,与棋待诏顾师言对弈。
最早介绍围棋的外国文献:东汉时期传入我过的印度佛教经典《大般涅槃》中提到印度有围棋游戏。据推测是通过当时锡金、尼泊尔的"南方丝绸之路"传过去的,还有待于更多的资料和考古发现来证实。
最早的外国宫廷围棋活动:《朝鲜史略》中记载,公元475年,中国南朝刘宋末年,僧人道琳擅长围棋,取得百济盖卤王的信任。
最早的外籍棋手:唐末新罗(朝鲜)人朴球入唐朝宫廷做棋待诏。
应氏围棋规则的特点
1,子空皆地,提证死活。
2,双方填满计算地域。
3,黑贴8点(和棋黑胜,相当于3又3/4子),以预数法确定胜负。
4,劫分争搅。
5,用时。采用超时罚点制,以罚点替代读秒。职业应氏杯赛事一般为每方3.5小时+3次35分罚点,即用完3.5小时后,超时35分钟内罚2点,35-70分钟罚4点,70-105分钟罚6点,超过105分钟判负。?应氏杯?中国大学生围棋赛则为每方72分钟+3次12分罚点。
6、有一定的互相矛盾性,曾出5万美金解决该规则的互相矛盾性。其实其他规则也有各自的问题,只是应氏规则想做到十全十美。
当今与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并列的三大围棋规则之一,由应昌期创立。采用这个规则比赛的还有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应氏杯、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以及中国的倡棋杯等。
看了?历史上的围棋之最?还会看:
1. 围棋棋型中反提的方法图解
2. 围棋定段赛血泪篇
3. 围棋中盘战术总结与吃子方法
中国围棋界的第一个"棋圣"是谁?
中国第一个公认的“棋圣”是三国时吴国的严子卿。
注:当时乃评议法所选(故为“称”“棋圣”。),不如现在的竞争法严格。
说明:资料见《围棋天地》“围棋一日史”一文(期数已记不清了。大约为2005-2006年左右出版。)及“联众”网站“主页”项“中国围棋网”条“围棋资料”栏“中国围棋大事记”类。
围棋教学可以跟孙子兵法结合起来吗
围棋教学完全适用于孙子兵法。
围棋是对弈,就好比两军对垒,是技术实力和智慧的博弈。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孙子兵法》不但用于棋类教学,还适用于企业管理,商业竞争。
博弈包括哪些呢?
1.围棋
围棋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传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中国。
①围棋的规格与规则
围棋在古时称为弈,由棋盘和棋子组成围棋的棋盘在古时称为“局”,是由纵横各19条直线交叉构成的一幅坐标图。19条直线交叉共有361个点,其中有9个带有明显黑点的交叉点叫作“星”。中心的一个星叫“天元”,它的上下左右和四个角各有一“星”。围棋盘面这些坐标与中国古代易学中的洛书非常相似,它的361个交叉点、8个方位星、四边72个交叉点与古代天文地理中的360天、八卦、72候相对应,说明棋盘还蕴含着古代天文地理观念。围棋的棋子有黑白之分,象征着阴阳,其中黑子181个,白子180个,共361个。
围棋棋盘在古代时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三国时期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中曾记载:“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南北朝时期北周甄鸾的《孙子算经》上记录:“今有棋局方一十九道。”1954年河北望都汉墓出土了一个东汉时期的石棋盘,棋局为17道。1971年湖南湘阴唐墓出土的棋盘为15道。由此可知汉代之前15、17、19道棋盘是并存的。
围棋的基本规则为执黑子者先行,在交叉点上落子,落子后不得移动,随后白方落子,双方交互轮流下子,一步棋只能下一子,“禁着点”不能下子。终局时以黑白方占据盘上交叉点的多少决定胜负,黑胜要占184个交叉点以上,白胜需占178个交叉点以上。弈棋过程可分为布局、中盘和官子三个阶段。
②围棋的发展史
目前,发现最早的关于围棋的文字记录资料是战国时期的《世本》,上面提到:“尧造围棋,丹朱善之。”随后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也有记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文子用下围棋比喻立君,说明了围棋在当时已是人们很熟悉的东西了。《世本》中说到的“尧造围棋”只是一个传说,围棋不应该是由一个人造出来的,它应该是借助很多人的智慧,在经过了漫长时期的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关围棋的历史记载渐渐多了,很多有关围棋的历史文物不断被发现,向我们展现了围棋在那一时期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棋手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到过的弈秋。据《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和他夫人也非常喜欢围棋。书中还记载了一名汉代围棋高手杜夫子:“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或讥其费目。夫子日:‘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杜夫子对围棋的独到见解可说是对围棋功能最早的论述了。
到东汉时期,有关围棋的理论著作开始出现了如桓谭的《新论》和班固的《弈旨》。《新论》中有“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多,得道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然亦必不如”的说法。桓谭把围棋技法与兵法作对比,还把下棋者在棋理上的高低分成上者、中者、下者三等。东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马融(公元76~166年)作了一本《围棋赋》,书中总结了“先据四道兮,保角依傍,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等一些围棋技法。桓帝时极负盛名的黄宪,在其书《机论》中评论:“弈之机,虚实而已。”还有东汉时成书的《尹文子》中就具体地谈到了围棋的战略战术,书上说的“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却收放,在我者也”,就明确地提出了争取“先手”主动权的问题。班固所著《弈旨》表述了当时的围棋观,是论弈的权威性著作,被弈棋者当作经典。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就经常下棋,而且水平非常高。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也都是围棋爱好者。据《抱朴子》和《吴录》中记载,吴国的严子卿、马绥明号称“棋圣”,严子卿的围棋当时号称吴中“八绝”之一。
两晋是围棋兴盛的时代,也是围棋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西晋司马炎是有名的围棋爱好者,据说司马炎就是在棋盘前下达了伐吴的命令。《晋书—贾充传》中记载惠帝皇后的外侄韩谧常出入内府,与太子弈棋。皇帝、太子、亲王、外戚等都喜欢下围棋,足可说明围棋在西晋初年宫廷内外盛行的情景。东晋时期,豪门贵族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推动了围棋在当时的发展。当时著名的豪族王安和他的一家人都爱好围棋。《晋书·王导传》中就曾记载王导常与儿子王悦“弈棋争道”;王导的次子王恬“多技艺,善弈,为中兴第一”。当时除了王导外还有如王坦之、支道林、袁羌、卢循等痴迷围棋。
据记载,袁羌在建康(今南京)与人对弈时,有人要他解释《易经》,袁羌是“应答如流,围棋不辍”。卢循“善草隶弈棋之艺”,曾任广州刺史之职,带动了广东一带的围棋发展。
围棋在南北朝时期被人们当作格调高雅的“雅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就酷爱围棋,他不仅在宫内下棋,还派高手出去对局,然后制成棋谱后回来研究。梁简文帝萧纲著有《棋品》五卷,并确立了“品棋”制度,这也是围棋史上的第一次。所谓“品棋”就是评定棋艺水平的高低。南朝曾搞了一次“品棋”,将棋艺由高到低分为九品。《棋经十三篇》中说到:“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这充分反映了南朝围棋风行的盛况。这一时期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围棋机构,南朝宋明帝设立的“围棋州邑”就是专门管理围棋活动的机构,这也是中国设立最早的围棋机构。
隋唐时期,围棋传人日本、朝鲜等地,推动了围棋在世界的发展。初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勃十分喜爱下棋,据说他可以每下4子便成诗一首。唐代制定了棋待诏制度,由官府设置专业棋手,这使围棋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唐书·百官制》中曾记载,唐朝宫廷“万林内教坊”设有博士18人,其中经学5人,史子集缀文3人,楷书2人,庄老、太乙、篆书、律令、吟咏、飞自、书算、棋各1人,其任务是“掌教宫人”。书中还记载“翰林院”设有待诏,供皇上召用,其中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弈”。“棋博士”和“棋待诏”都为专业棋手。王积薪就是唐玄宗时期最有名的棋待诏。他不但棋艺高,而且还著有《棋诀》3卷、《金谷园九局图》1卷、《凤池图》1卷。唐代著名的棋待诏除了王积薪外,还有中晚唐时期的王叔文、顾师言等人。
北宋和南宋时期,棋待诏制度继续实行。北宋棋待诏实行“荐补”和“补试”的选拔方法。当时最著名的棋待诏是刘仲甫和李逸民。南宋高宗至孝宗(公元1127~1189年)时,著名的棋待诏有赵鄂等人。
在元朝蒙古族的统治下,围棋的地位急转而下,流传到了社会下层,这一时期的围棋发展停滞不前。
到明朝,围棋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及宰相刘伯温、杨一清、李东阳等都是围棋爱好者。今南京莫愁公园内的“胜棋楼”据说就是朱元璋下棋输给徐达的。明代刻本《居家必备》中还选印了《棋经十三篇》,说明当时围棋已作为常识而普及于世了。
清朝是围棋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从明末到清康熙初年的50多年中,棋坛高手辈出,如盛大有、汪汉年、周东侯、何暗公等。一时间群雄争霸,各显其能,直至黄龙士异军突起,征服群雄,独霸棋坛。当时的著名学者阎若璩把一些社会名望高、学问造诣深、受世人敬重的人,如顾炎武、黄宗羲等,合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也被尊为其中之一,足以看出他本人和围棋受推崇的程度。清朝继黄龙士、徐星友之后又出现了两位棋圣:范西屏、施襄夏,两人同为浙江海宁人,一共称雄棋坛40多年。他们编著的《桃花泉棋谱》和《弈理指归》对后世影响深远。
围棋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其意义已不仅仅是棋艺游戏的范围,它实际已成为集中体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智能活动,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围棋是中国古代阴阳学哲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黑白子在棋局上变化万端,演绎出种种玄机,其棋理本身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表现。
围棋还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强调人生、棋理与自然的结合,讲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能使人充分领悟到宇宙、人生的奥妙。围棋如同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样,真谛在于关切宇宙、自然和人类生命的和谐。
2.象棋
象棋也是中国传统的棋弈游戏形式。中国象棋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群众中普及非常广泛。
①象棋的规格与规则
象棋是由棋盘和棋子组成的。象棋棋盘为长方形,由9道直线和10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棋盘上下两端的中间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形方格的部分,称为“九宫”。对弈双方以河界为界各占一半,各有棋子16枚,分别为将、帅各一,士(仕)、象(相)、马、车、炮各二,卒(兵)各五。为了方便记录,棋盘的上下两边端分别从右自左以一、二、三……九和1、2、3……9来注明棋子的位置;每个棋子前进叫上,后退叫下,横走叫平。中国象棋中还有一首《七子歌诀》,把各棋子的特点和行动规则说得非常清楚:“将军不出九宫内,士只相随不出宫;象飞四角管四方,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惟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双方对局时,由红棋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叫作一个回合。谁能在开局、中局、残局阶段中任一阶段把对方的将(帅)逼得无路可走,就算取胜。如果双方都不能逼死对方,则为和棋。
②象棋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象棋源头的说法很多,至今也没有定论。有的说象棋起源于神农氏时代,有的说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的说起源于战国时期。其实,象棋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变化完善的过程,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的结果。
有关象棋的文字记载,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提到“蓖蔽象棋,有六簿些”的说法,可见当时象棋已开始在贵族中流行。当时象棋的“形”、“制”刚刚产生,由棋、箸、局组成,箸是骰子,局就是方形棋盘,对局双方各6个棋子,一黑一白,棋子是用象牙或骨雕刻成的。对弈开始,用掷箸的方法来移动棋子,决定胜负。春秋战国时期的象棋成了模仿战斗的一种游戏。
秦汉时期,象棋的棋戏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六博、弹棋和博棋等。其中以博棋最受欢迎。班固的《弈旨》中就有记载:“孔子称有博弈。今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博义既弘,弈义不述。”还有“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优者有不遇,劣者有侥幸,虽有雌雄,不足为凭”。这使人们又不断地改进,于是一种叫“塞”的棋战出现了。这是古代象棋的一大革新,很快便在民间普及开来。西汉时期,宫廷还专设了棋待诏的专职,吾丘寿王就是“以善格王,召待诏”。在西汉的古墓中还出土了塞战的龙、虎两种形制的棋子,向我们展现了古代象棋的具体形态。
象战这种新的棋弈形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因为比博塞更有趣且不费太多时间而受到人们的喜欢。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曾写成《象经》来总结这种棋戏形式。
隋唐时期,唐太宗就是象棋的爱好者,他还专门研究过北周武帝著的《象经》,在他的带动下,象棋在统治阶层又开始风行起来。唐朝宰相牛僧儒所作的《玄怪录》中有两篇专门叙述象战的故事,其中一文《岑顺》讲到“宝应象棋”,说当时象棋棋子的名称有“上将”、“辎车”、“天马”、“卒”等。出土的北宋古锦上的“四大艺术图案”中的棋盘图案也说明当时唐代的象棋棋制与现代的国际象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棋盘横竖都是8个格。
宋朝是象棋形制变化最大的时期,它最终形成了中国象棋今天的基本形制。北宋宰相司马光创造了“七国象棋”,将棋盘扩大为纵横各19条线,可以7人对局。开封曾出土了一批铜质象棋,棋盘为纵十路,横九路,有九宫、河界,棋子有将、士、相、车、马、炮、卒,棋子已是平面象形棋子,不再是立体的象形棋子,这与现代象棋已完全相同了。
由于象棋在民间的广泛普及,象棋棋谱及一些理论书籍纷纷出现,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等,都详细地总结了战术技巧和作战经验。当时流传最广的是《象棋十诀》和《象棋诗》。《象棋诗》中提到“得子得先名得子,得子失先却是输,车前马后须相应,炮进应须要补车”这样非常实用的战术歌诀。
元明时期,象棋在全国发展。虽然明初时期一度曾受明太祖朱元璋扼制,但到明成祖时,又很快在宫廷和民间流传开来。明朝涌现出来一大批象棋好手,如李开先、陈珍、吴桔隐、宋晋祯等,其中,宋晋祯曾称霸棋坛30年未逢敌手。他著的棋谱《棋中秘》总结了几百年来象棋博弈的经验,在中国象棋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清代是中国古代象棋的鼎盛时期,曾有乾隆皇帝诏五大臣“殿试棋艺”的传说。当时民间象棋流派分成了九大派,分别是毗陵派、阳湖派、吴中派、洪都派、江夏派、彝陵派、顺天派、大同派、中州派,可见当时的棋坛是人才济济,盛况空前。这时期涌现出大量的象棋棋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再越编写的《梅花谱》。这是一部在象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局棋谱,总结了很多的战术理论,把中国象棋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清朝末年,随着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国力日益衰败,象棋也由兴盛逐渐开始衰落,只是在民间还有不少象棋高手涌现。
中国象棋以其博大精深的涵蕴得到了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还先后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东南亚地区广泛流传。
古代圣贤的围棋论
古代圣贤的围棋论
围棋虽在孔孟时代没有完全成型,但孔孟对棋的只言片语提及,却对后来者判断圣贤们对棋之喜恶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是这么说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与其无所事事,还不如玩玩六博,下下棋)?。
这番话,成为后人揣测孔子对围棋看法的主要依据,一些人认为孔子反对下围棋。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可能对围棋和六博评价不高,把它们列入打发时间游戏的行列,但并没有说反对。甚至换个角度来想,孔子能够鼓励那些无所事事的闲人去下围棋,而不是去喝酒或者干别的,这已经显示出老夫子对围棋的偏爱了。
孔子是不反对娱乐的,不然他不会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他一生周游列国,逐乎宋卫,困于陈蔡,颠沛流离一世,却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精神,难以想象,如果他不懂得适时放松娱乐,下下棋,弹弹琴,绷着的弦恐怕早就断了。
这种误会也发生在孟子身上。孟子曾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其中第二条是?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后人据此认为孟子也反对下围棋。这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一?不孝?是有若干条件的,不仅赌博喝酒而且不敬父母,这才是不孝。如果张弛有度,又或者正是陪父母下棋,哄他们开心,那算不算不孝呢?
孟子其实并不反对下围棋,他把围棋列入六艺之一的?数?,称其为?小数?,也就是一门小技艺,并认为如果想学好,也得下工夫。他以当时的围棋高手弈秋教学为题材,创作了一则寓言,说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有旁骛,虽是同时学,聪明才智都一样,但后者学习效果必不如前者。
这位弈秋,就是后人所称的?棋道鼻祖?,古代第一位留下名字的`围棋高手。
班固扛起?拯救围棋?大任。
不反对,并不代表圣贤就热衷围棋。从孔孟的言论也能看出,春秋战国,围棋虽然在上层社会流行,但地位不高。到了战国及至秦与西汉,围棋进入了低谷?完全被以赌赛运气为主的六博抢去了风头。
比如,战国后期,洛阳人苏秦跑到山东游说齐宣王时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苏秦把当时的娱乐花样提了个遍,有六博,却没围棋。
秦代,始皇焚书坑儒,下围棋的主力军损失惨重,围棋进一步低迷。西汉时,虽然高祖刘邦曾陪戚夫人在宫中对弈,民间下棋的却不多,并且,宫里的人们莫名其妙地把围棋跟迷信勾连起来,认为围棋是?仙家养性乐道之具?,一害病就拿下棋占卜,?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要?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才能免灾,一项纯智力游戏被弄得神神叨叨。
屋漏又逢连阴雨。西汉初年,刘安和洛阳才子贾谊也轮番给围棋浇冷水。贾谊说,?失礼迷风,围棋是也?,他认为人们一下棋就往往忘了尊卑,互相轻侮,失了?礼?,这大概是贾谊在首都长安的真实所见;刘安则认为,下围棋太浪费时间,如果把时间用在读书上,?闻者必广矣?。
贾谊和刘安的话貌似有理,但正所谓玩物丧志还是陶冶情操,取决于下棋的人。而且,西汉时期经济不发达,创业阶段,娱乐活动相对低迷,不提倡也是自然。到了东汉初年,歌舞升平,一些大学问家已经对围棋改变了看法,并且看到?博行于世而弈独绝?。
首都洛阳,义不容辞地成为围棋展开反击的大本营。对围棋颇有造诣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洛阳编撰《汉书》之余,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围棋专著《奕旨》,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围棋的文化内涵。
班固很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一方面,缺乏深厚底蕴、追求侥幸的六博棋是一定干不过围棋的,后来六博果真在汉代以后就衰落了;另一方面,围棋中蕴含着与儒学相通的元素,正所谓?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已,危之正也
当时儒学初兴,班固这番话是相当时髦,又相当深邃,正中士大夫们心坎,谁说围棋是失礼迷风、玩物丧志?
围棋理论高手云集洛阳圈。
班固的《奕旨》成为给围棋正名的一杆大旗,东汉儒生应者云集,出了一批围棋理论家,用手中的笔给围棋代言,包括在洛阳居官的大儒马融和李尤,两人分别写了《围棋赋》和《围棋铭》;隐居慎阳(今河南正阳)的隐士黄宪,也写下了《机论》,对围棋无比推崇。
说班固于低迷之际拯救了围棋,毫不夸张。从班固开始,围棋的儒学意义逐渐为人们所看重,历代学者、棋人均奉《弈旨》为圭臬,围棋地位陡升,与琴、书、诗、画比肩,成为雅文化中的奇葩。
宋人高似孙总结过往最权威的围棋理论文章,概括为?五赋三论棋有赋五,一曰汉马融《围棋赋》,二曰晋曹摅(shū)《围棋赋》,三曰晋蔡洪《围棋赋》,四曰梁武帝《围棋赋》,五曰梁宣帝《围棋赋》。棋有论三,一曰汉班固《弈旨》,二曰魏应玚《弈势》,三曰梁沈约《棋品序》。有能悟其一,当所向无敌,况尽得其理乎?
有意思的是,这八位围棋理论界的明星作者,过半都与洛阳关系密切。班固和马融不说,曹摅曾两度担任洛阳令;蔡洪是吴国人,吴国灭亡后入京城洛阳求官,有个典故就叫做?蔡洪入洛?;?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是河南项城人,曹植跟随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洛阳时被故都的荒凉深深震撼,写下两首送别诗《送应氏》,正是给应玚、应璩(q?)俩兄弟写的。
这些作者,多是一等一的围棋高手,不然高似孙也不会感慨?能悟其一,当所向无敌?。东汉时期洛阳的围棋氛围,由此也可见一斑。到了东汉后期的乱世,战争频仍,围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拟军事功能?更为人们所看重,正如马融在《围棋赋》中所说,?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于是,大批军事将领也都热衷下围棋,大江南北皆入黑白世界。
南方,吴国围棋氛围颇浓,出现了号称?棋圣?、?弈圣?的严子卿、马绥明,留下了现存最早的棋谱?孙策诏吕范弈棋图?。而在中原地区,以曹操、曹丕父子以及建安七子为主力阵容的庞大围棋爱好者团体,也在围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
我国有哪些举世闻名的围棋能手和他们的故事
1弈秋(明代以前)
战国[公元前475--22l年之间]棋手
姓不详,生卒不详
孟子。告子上中有记载“弈秋,通国善弈者也。”
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位国手
2杜夫子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棋手名不详,生卒不详
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足以大裨圣教。
3山子道三国魏[公元220----265年]棋手
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三国志-武帝纪》引张华《博物志》;冯翊山子道、郭凯、王九真等善围棋,太祖[曹操]皆与同能
4郭凯、王九真参见上一条
若不是有上面的一条记载
这三人的名字就会从此消失
这还是借了太祖[曹操]的光啊
5孙策(公元175—200年)三国吴人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孙坚长子,是三国吴的创始人之一
约在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与其大将吕范对弈
有棋谱传世,为世界现存最早的棋谱
尽管此谱真伪难辩
6吕范[? — 228 ]
字子衡, 豫州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 人
三国吴国大将
约在建安四年与孙策对弈,有谱传世
世语新说中有孙策独于吕范对局的记载
7严子卿
三国西晋间棋手
名武
三国吴卫尉峻再从子
围棋莫与为辈,与皇象书、宋涛占梦、曹不兴画等并称‘八绝’
晋葛洪的《抱扑子》;围棋莫与敌者,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于今有棋圣之名
8马朗西晋棋手
一说字绥明[一作思明]
晋赵王伧舍人
撰有《围棋势》二十九卷,是古代卷帙最多的围棋谱,已失
与严子卿并称为棋圣
可惜无棋谱传世
9司马炎(236年—290年)
晋朝开国君主,世称晋武帝
字安世现存棋局一局,
对王济,棋局载于《忘忧清乐集》中
10王济
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阴(今山西太原)人。西晋大将军王浑次子
爱好弓马,勇力超人,现存对晋武帝一局
但在同时代出土的古墓中
只发现了17路盘的棋子,此局是19路盘,所以此局做伪的可能性较大
11王恬[314—349]东晋棋手
字敬豫,山东临沂人
丞相王导次子。少时尚武,不为宫门所重
后官至中军将军,善围棋,为中兴第一
《世说新语》中记:多才艺,善隶书,与济阳江彬以善弈闻名
12江彬[?—约368]东晋棋手
字思玄,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济阳人
江统子
围棋与王恬齐名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他几则逸事,证明为人机智,风趣
13罗腾
十六国北魏(386年-534年)棋手
字叔龙。一作寂龙
清朱彝尊《日下旧闻》引范亨《燕书》云:{罗腾}工围棋,究尽其妙,独步当时。
14乐抄
十六国北魏棋手。一作乐抄,字少携,工围棋,与罗腾齐名
15王抗南朝宋(420—479年)棋手
琅邪彭城人{今江苏徐州}
宋明帝(即刘彧439-472)时为彭城丞,常与明帝赌棋为戏
下子迅速,擅长取势
明帝置围棋州邑,与王湛、沈勃、庾圭之同为小中正
入齐(479~503年)后齐武帝{萧赜(公元440-493年)]奉敕棋品
围棋入第一品
16褚思庄南朝宋(420—479年)棋手
吴州[今江苏苏州]人,官员外殿中将军
围棋与夏赤松同列第二品
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尝谴与会稽羊元保对局
制成棋图复于帝前,明帝置围棋州邑被评为:清定访问
入齐后,每待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
高帝使于王抗对局思庄达旦不寐,至次日放决
因运思深入,巧于斗棋,人不能敌
著有《棋品序略》三卷,《建元永明围棋品》二卷均失传
17夏赤松南朝宋(420—479年)棋手
回稽[今浙江绍兴]人
活动时间主要在元嘉[424—428年]
《南齐书。萧慧基传》:当时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吴郡褚思庄、回稽夏赤松并列第二品。
又云;赤松思速,善于大行
18褚胤{?—454年}南朝宋(420—479年)棋手
一作褚允,又作褚引。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七岁入高品,及长,冠绝当时。
与杜道鞠弹棋,范悦诗等并称“天下五绝”
孝建元年{454年}。臧质等谋反,胤父与臧质同逆,遭牵连而被杀
19范宁儿北魏棋手
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太和年间人
曾随李彪出使南齐
战胜江南第一品王抗
20萧衍[464—549]
即梁武帝
字叔达,南陵人[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502—549在位
多才艺,长于文学、乐律、书法、骑射,嗜弈棋,每从夜至旦不寐
曾另柳恽品定棋谱,登格者278人。大同末年又命陆云公校定棋谱
著有《棋评》一卷、《围棋赋》一卷、《棋法》一卷
现存《棋评要略》存在《敦煌棋经》中
21柳恽[456—517]
南朝宋(502年-557年)棋手,诗人
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
已诗文名、又工琴、投壶、围棋
著有《棋品》三卷,已失,
22王子冲
北齐[550—577]棋手,
以善弈闻名。与当时号称“画圣”的杨子华并称“二绝”
著有《棋势》十卷,已失,
23李隆基(685年——762年),
即唐明皇,[712—756年在位]
早在没当上皇帝的圣武周前圣18年—20年间[701—703]就与日本僧人辨证对弈
现存与郑观音对局一局
应该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没有疑问的对局棋谱了
24郑观音
生卒、事迹不详
疑为僧侣
现有一局对唐明皇的棋谱传世
25王积薪
唐代棋手,
开元、天宝间{713—756间}棋待诏
开元中与在太原尉陈九言的‘金古第”和冯汪大战9局、多胜
被推为唐初第一高手
有一子解双征图传世
今有一局名为风池图,传曰王积薪所弈,棋局黑胜5路
26扬季鹰
唐代棋手,
开元二十五年[737]新罗王卒。玄宗命刑铸前往吊祭
因闻其国人多善弈棋,特命季鹰前往
后新罗棋手都为所败
27顾师言唐代会昌{841-846]、大中{847-860]年间棋待诏
唐代和宋代的文献中记载:大中{847-860]年间日本国王子来朝,顾奉命与其对局,至三十三手未决胜负。顾思索良久,下出了一子解双征的手段
使对手中盘认输。
现存对阎景实对局一局,顾胜一路
为晚唐第一高手
28贾玄一作贾元,北宋棋手
太平兴国至淳化年间翰林院棋待诏
常待太宗对局,每近新势。号国手
数十年未有续者
现有对杨希璨一局传世
29杨希璨与贾玄同时棋待诏,现有一局传世先行输8路
30刘宗生卒不详
是比刘仲莆早的棋待诏
能背整篇的《棋经十三篇》
31李重恩仁宗时人
围棋冠绝一时
对局时每对坐而睡,伺敌手落子,始开目应对
反应敏捷,出人意表
因出身贫贱,不未士大夫所用
32刘仲莆字莆之,籍贯有济阳,江西,江南等说
约在1067年左右开始成名与棋界
宋元佑,政和年间棋待诏
人称较唐初王积薪高两道
著有,《忘忧集》,《精理》,《造微》等
现存《棋诀》传世
另存棋局三局
1后行对王钰
2对骊山老妪[此局是著名的传说,应是假托的]
3联棋胜
33孙冼荑门人[山名,现在河南],字敏之与刘仲莆同时
另存棋局三局
1对朱逸民
2对郭范
3联棋与刘仲莆一方胜
34王琬疑为王钰,字玉群,篦陵人[今江苏常州]与刘仲莆同时
现存棋局四局
1对刘仲莆
2对晋仕明
3对李百祥
4联棋负
35王钰疑为王琬,忘忧清乐集的序中有记载
36杨中隐
疑为杨中和
字正莆邺郡人 [今河南安阳]
现有联棋一局负
37杨中和
疑为杨中隐
38郭范
与孙冼等人同时
现存对局
1对孙冼
2对李百祥二局
3对晋仕明
共4局1胜3负
39李百祥
与孙冼等人同时
现存对局
1对郭范二局
2对王玉1局
3对晋仕明1局
4让三子一局胜
5局3胜1负1胜负不明
40祝不疑
主要活动与宋绍圣至政和年间
有与刘仲莆对局的传闻
明代的王世贞认为其比刘仲莆的棋高一道
41晋仕明[1083?~?]
主要活动与宋政和至宜和年间
政和初至开封人称较刘仲莆的棋高两道
现存对局
1对郭范1局
2对王琬1局
3对李百祥1局
3局2胜1负
42沈姑姑
主要活动与宋隆兴至淳熙年间
是历史第一位有确实记载的女棋手
43张大节
字倍之,代州五台人
天德三年[1115年]进士
《金史》中称当时第一人
44严德莆
名师庐陵人[今江西吉水]
弱冠即有弈名
是《玄玄棋经》的主要作者之一
45晏天章
元代棋手
与严德莆同里
是《玄玄棋经》的主要作者之一
46钱允生
字仲益,无锡人
入明后,永乐帝尝呼为“棋仙”
享年八十一岁
47相礼(明代)
明代棋手
字子先,一字人杰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一说浙江或江阳人
工诗善画,尤善围棋
洪武中被召入京城,后永乐初再次入京
与楼德达对弈
48楼德达
靳县人[今宁波人]
永乐初与相礼对弈数局屡胜
49赵九成
与楼德达同里
弘治间诸生,
孝宗曾召其对弈
着法多出于古谱之外
50范洪
字元博,别号全痴,宁波人
正德年间尝与大学士对局
与人对局,随棋力高下不求多胜
每操胜券
51鲍一中
字景远,永嘉人是范洪后的棋手与李冲等人并称为“永嘉派”
约生于弘治末。正德初
后人认为棋力在范洪上
52李冲
教鲍一中晚,明末“永嘉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与后来的国手李时养大战大败而归
53周源
教李冲晚,明末“永嘉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54徐希圣
教周源晚,明末“永嘉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曾游历江苏,客死与扬州
55汪曙
婺源人
与鲍一中同时
是明末“新安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56程汝亮
字景明,号白水
与汪曙是明末“新安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晚于汪曙,但在其之上
初与李釜对局,后成劲敌。惜早卒
现存对局
1对李时养2局
余下16局不知对何人
57颜伦
字子明“京师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善决局,不误一道
58阎子明
号橘园。疑既颜伦,棋风相象
有”都中八诀之称“
59李釜
字时养。明“京师派”的代表棋手之一
王世贞手书《弈问》《弈旨》赠之
年少既成名,屡战三派高手,成绩颇佳
晚年局于娄
60李养泉
疑即李釜有与程对局的棋谱
61方新
扬州人,六七岁观父对局既能指摘局中攻守之道
复局不误一道
有与李釜对局的记载
62方渭津
以善用全局而著称疑即方新
63岑乾
号小峰,余姚人
幼随父亲有杭州后游京师
与颜伦对局
未及四十而卒
64陈谦寿
号少南,永嘉人
弈善弈满天下
65王元所[约1570-?]
一作玄所,名鬟子伯宇六合人棋善收局万历33至34年[1605-1606]与诸国手会于南京力战诸人,称第一手
与前辈方子振对垒
现有对局一局
对朱玉亭
66苏之轼
字具瞻,一做弈瞻休宁人,9岁知弈,15岁成国手著有弈数传世
现有对局
1对林符卿14局
2对朱玉亭6局
3野雪3局
共23局13胜10负
67雍皋如[1583-?]
名熙世,又名熙日,号穆野
无为人[今属于安徽巢湖一带]少时精弈,著有《弈正》一书
现有对局
1对林符卿1局
68许敬仲
新安人,与雍皋如同时
现有对局
1对林符卿2局
2对野雪2局
3对周元服3局
4对范君莆1局
5对朱玉亭1局
共9局6胜3负
69朱玉亭
一作玉廷
明万历,天启间名手,传为明宗室,善巧战
现有对局
1对王玄所1局
2对林符卿1局
3对苏之轼6局
4对许敬仲1局
共9局2胜7负
70李贤莆
三楚人[今湖北,湖南一带}与朱玉亭同乡
现有对局
1对范君莆1局
2对野雪1局
共2局
71江君莆
婺源人,名用卿
明天启,崇祯间名手
少喜观局,后称国手,罕有敌手
现有对局
1对野雪4局
2对许在中1局
共5局
72范君莆
吴兴人,一说是苏州人
与王玄所同时,在王之下
1对林符卿2局
2对许敬仲1局
3对李贤莆1局
共4局
73野雪
永嘉人。俗姓郑,人称郑头陀
成名于万历34年左右
现有对局
1对许敬仲2局
2对苏之轼3局
3对江君莆4局
4周懒予2局
5对周元服1局
共12局4胜8负
王者模拟战职业令旗效果大全
王者模拟战中加入了全新的职业令旗,这个可以提升玩家阵容效果,那么到底怎么根据令旗搭配阵容好呢?希望下面这篇王者模拟战职业令旗效果大全能帮到大家。
职业令旗效果
战士令旗:+120攻击力
法师令旗:+100%进攻回蓝率
射手令旗:+35%攻击速度
刺客令旗:+20%暴击率
坦克令旗:+1350点生命值
辅助令旗:+15%韧性
职业令旗阵容
举个例子,现在这版本你是凑不到扶桑七刺的,有刺客令旗的话给橘子宫本火舞当中任意一个刺客令旗就能凑齐四扶桑七刺客了
长城3刺3射,三星玄策既是刺客又是射手的画面我不敢想
提名一个阵容
4稷下7法3吴国2辅
孙彬转成法师
孙彬墨子围棋少年武则天小乔周瑜
吕布貂蝉大乔
我觉得成型以后只要不碰到拉4辅助的高质量阵容。
应该都可以轻松打爆的
好了,今天关于“吴国最强阵容搭配推荐围棋”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吴国最强阵容搭配推荐围棋”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